欢迎访问尧晓教育网!

尧晓教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宣传 >详情

衢州教育宣传册加工,教育宣传画册

发布时间:2024-04-20 03:07:37 教育宣传 0次 作者:尧晓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衢州教育宣传册加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衢州教育宣传册加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徽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什么要改名为黄山呢?

我就是古徽州、今黄山人,我有话说。

衢州教育宣传册加工,教育宣传画册

徽州改名黄山,是一种对历史、对文化的漠视!拥有近九百年历史的徽州,她的历史厚重,她的文化底蕴不是“黄山”两个字就能代表的。

黄山只是一座山而已,代表不了徽州的全部,但徽州能涵盖黄山的所有!

徽州改黄山,是一种无言的伤痛。她的背后是当时的当政者缺乏战略性目光,缺乏对徽州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为了发展经济,为了推出黄山,做出的最短视的行为!

虽然古徽州六县被一分为三,但这也不是改名“黄山”的借口。

杭州不改成西湖,那是因为杭州人知道西湖就只是一座湖,只是杭州的一块名片,涵盖不了杭州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经济不能本末倒置!

徽州,古称新安、歙州!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歙县、黟县,此二县当时的范围很广,隶属古扬州鄣郡;汉武帝时改鄣郡为丹阳郡;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在歙黟的基础上,分出休阳、黎阳、新定、始新,加上歙县、黟县,建立新都郡,隶属扬州。

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司马炎灭东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改休阳为海宁,仍隶属扬州。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改郡为州,以州统县,新安郡一分为二,歙州诞生,基本奠定了徽州的地域范围;598年,改海宁为休宁。

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40年,划休宁回玉乡设婺源县;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划黟县赤山镇设祁门县,划歙县华阳镇设绩溪县;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再次调整歙州规划,至此,歙州领六县:歙、黟、休宁、婺源、祁门、绩溪,奠定了此后千余年“一府六县”制的基础!

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宋朝在平定歙州方腊起义后,宋徽宗希望江南能够祥和、安宁;

这是我们这些时代中的人尤其是地方首脑,对文化的轻视,对风景的重视造成的!

也有急功近利的意味。

几百年的辉煌的徽州文化,与区区一座美山孰轻孰重?

尊重文化的人都不会这么做。

最可笑的黄山站设在屯溪,不知真相的人到了屯溪还得驱车数十里再去黄山景区,我想如果车站以屯溪或者徽州命名,那些游客也不会走冤枉路的!

我希望黄山市复名徽州,就如同襄樊复名襄阳一样。

徽州之名是一派文化的载体!切莫丢失。

我的建议如下:

现地级黄山市复名徽州市。直辖之屯溪区名称不动,黄山屯溪国际机场更名为徽州屯溪国际机场,黄山站更名为徽州站。县级黄山区或不更名,或更名为县级黄山市。主城区跟前的休宁县、歙县都没设区,偏偏远离主城区的黄山设区了!有点荒诞。离着主城区90公里的这个黄山区干脆撤了得了,改成县级黄山市挺好的。

记得八十年代中后期,常去屯溪市(现在的黄山市)出差,当时也没有徽州市只有徽州地区,设在屯溪市。后来机构改革,地市合并,新成立的城市叫什么名字引起了一场大的讨论,大争论,报纸,电台,机关,群众,专家,领导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屯溪,徽州,黄山三个方案都有充分的理由,屯溪,徽州不用说,是徽派文化的经典代表,怎么又冒出一个黄山市呢?据说当时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依靠旅游立市,黄山无疑是最好的品牌,最响的招牌,看得见,摸得着,打得响,见效快。目的是以黄山的名气带动和推动徽派文化的发展,拓展皖南的旅游事业。应该说在当时信息不是很发达的条件下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现实的。再说吴文化,楚文化的发源地也并没有称吴州,楚州。这大概就是当时新设立黄山市的来龙去脉。不过现在看来,有些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眼光,以徽派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能深入长久持续的打造文化产业,促进全方位的发展。

我还清楚的记得,在1987年,时任的安徽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人,为了发展安徽的旅游事业,把“黄山”这块旅游招牌打出去,就在安徽省撤地改市期间,把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同时撤销屯溪市,改为屯溪区,于是就出现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这三个“黄山”。


本人一直认为徽州地区更名黄山市是不妥当的,我认为还是叫徽州市好。黄山虽然名气很大,但比不上徽州有文化底蕴的丰厚。

我认为徽州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之一。大家看,历史悠久的徽杭古道、风味独特的徽菜饮食、底蕴十足的徽派建筑、精雕细琢的徽派木雕、新安医学、朱熹理学,还有徽文化中的“文房四宝”。值得一提的是徽商,徽商身兼商、儒、仕,很多商人本身就是理学鸿儒、诗人、画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戏曲家和收藏家。他们经商致富以后,更加热衷于文化建设,在家乡修造精美住宅,建祠,立坊,修桥,办学,刻书,藏书,建戏班,办文会,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而这一切无一不在“徽”的烙印中。


“徽州”这两个字所承载的,是一种独特地域文化,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 黄山的风景确是好,但它只是在徽州里面一座秀丽的山,只是徽州的一部分。而“黄山市”肯定涵盖不了整个徽州的地域文化,在广大来黄山旅游的人只知道黄山仅仅是一座山。而当时更改黄山市的领导人却忽略了这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徽文化。


现在国家很重视地名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恢复徽州地名”的呼声越来越高,曾记否,2016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刊发的题为《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一文,这篇文章是《人民日报》文艺版高级编辑李辉同志写的。李辉同志借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契机,重提“徽州复名”这个话题,就是想再次努力,恢复徽州市的地名。

李辉同志在该文中写道:“不是所有地名都必须恢复旧名称,但对于‘徽州’这样极其重要的历史地名,却值得付出一定代价予以恢复。安徽取名来自安庆和徽州,没有徽州,哪来‘安徽’?”李辉同志还说,他并不主张所有的地名都恢复,但是对于最重要的、最有历史文化象征意义的地名能恢复还是要恢复。“既然一个地名改错了,为什么没有勇气承认并且把它恢复过来呢?”


本人深信,既然《人民日报》上,有人在呼吁,黄山市恢复徽州市的老地名一定会成功的!

这个问题,自认为需要当仁不让出来说说。

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背后的原因非常无奈、非常必要,也非常气愤。

这个原因,至今没有当年的当事者出来说话。即使胡云龙仙逝之前,也没有抱怨一下。至于他们(分为山南山北两派)为什么至死不说的原因,是因为直接牵涉到他们的领导。

徽改黄的真正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

黄山风景区,历来,自从秦始皇设立歙县以来,一直都是歙县的地盘。这个一直,是要到安徽省政府直接插手黄山风景区的所有权为止。

我认为把徽州改名黄山有这几方面的考虑。

1、扩大广告效应

黄山名扬天下,名气远大于徽州。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甚至亲自登上过黄山,而知道徽州的人就少多了,因而改名是出于扩大影响力的考虑。

2、提高经济效益

现代经济社会是名人明星通吃的时代,不论人还是地方名声响亮了人气就旺,人气旺了就会带来可观的经济增长。

3、宣传先天不足

人们谈到西湖自然想到杭州,城市与风景秀丽名声千百年来早已水乳交融不可分割,彼此相得益彰,浑然天成,言必“杭州西湖”。

再来看黄山,自古以来都是孤立地称做“黄山”,最多加上省名“安徽黄山”,极少听到“徽州黄山”的说法。

正是由于以上几点原因,黄山市为了尽快发展经济,扭转落后面貌,才忍痛割爱,强行改名。但最终效果如何还无法评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衢州教育宣传册加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衢州教育宣传册加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