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尧晓教育网!

尧晓教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发展 >详情

近代教育发展规律认识,近代教育发展规律认识和理解

发布时间:2024-08-19 23:36:15 教育发展 0次 作者:尧晓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近代教育发展规律认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7个相关介绍近代教育发展规律认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演变特点?

20世纪之前,基本是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私人办学十科举制。进入20世纪,清朝末年废科举办学校,基本是照搬西方教育制度。新中国建立后,一段时间向苏联学习。经过几十年探索,形成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近代教育发展规律认识,近代教育发展规律认识和理解

中国近现代学制的发展及意义?

一、清末学制

1、壬寅学制

2、癸卯学制

清末学制的制订是近代以来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承前启后制作,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二、民国学制

简述西方近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近代教育的特征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⑤出现了双轨制;

⑥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期教育的发展史

一、古代学前教育史的的发展

1.古代胎教

孙思邈的著作《千金要方》,提出母体感受到外在的环境能影响体内孕育的生命。

2.古代儿童教育

①三公三少三母制度:是古代宫廷教育制度之一,指宫廷专门选出贵族和官僚中出类拔萃的人,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道德、知识、身体训。

中国教育近代化开端是什么?

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是洋务运动,因为成立了京师大学堂。洋务教育事业的兴办,首次改革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培养了一批新型人才,客观上为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新式教育的转化作出了贡献。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实际启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但作为承载中国教育近代化任务的洋务教育,在发展中表现为实践上的沉重滞缓和指导思想上的本土化取向,这既给在华教会学校留下插足发展的空间,同时也设置了障碍。

近代中国与日本教育发展的背景分别是什么?

背景:双方发起近代化的背景雷同。

内因是封建体制的日趋没落,国内旧有的上层建筑不适于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激烈。

外因是迫于西方列强的入侵(资本主义对海外市场的需求),一开始处在被动状态。中国近代化开端为1840年鸦片战争,日本的话,一般认为是1868年明治维新,但也有观点认为是更早几年的“美国黑船来航事件”。

说说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区别是什么?

这是两个界限的区别!准确的区别你要去问语言学家解释了!但我的感觉是“近代”,涉及的时间比较长,应该可以包括一百多年来直到现在,都可以称为近代。有人自1840年以来都称为近代。而现代呢?时间比较短,我们如果说现代人,也只是近20~30年的事情。所以,把一个社会阶段用“近”“现”代来表示,都带有一个时代的特征。比如,“近代”应该指清朝灭亡以后到现在。而“现代”呢?应该指进入信息化时代,电脑、手机、汽车、高铁通行后的阶段。

这个复杂了,因为我曾经问过一些老先生,人家说现在介绍都太假,那时候根本不这样。

所以历史究竟怎么样不好说,那就老师工资吧,那时候说是一百多大洋一个月,我几个拉洋车一个月才15块,老师地位太高,但是老先生说没那事。

所以真不好说。

先说结论:近代教育功能的重心指向于发展个体,而现代教育功能的重心指向于改造社会。

持这种功能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在《学校与社会》和《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两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这样的功能理论。他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肯定教育着眼于儿童个体的进步,但认为教育的眼界需要由此扩大。他认为“最贤明的父母所希望于自己孩子的一定是社会所希望于一切儿童的”,这样,儿童个体发展应该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由此他把教育功能从发展个体扩展为作用社会。

第二,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是改造社会、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社会通过学校机构,把自己所成就的一切交给它的未来成员去安排,社会所实现的关于它自身的一切美好的想法,就这样希望通过各种新的可能途径开辟给自己的未来。”正因为这样,杜威将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界定为推动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第三,从着眼于改造社会出发,杜威把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未来引向现实,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沟通起来,并提出了一系列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改造学校教育的目标与方案。他试图通过这样的变革以使学校教育真正发挥其改造社会、变革社会的功能与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近代教育发展规律认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近代教育发展规律认识的7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