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尧晓教育网!

尧晓教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发展 >详情

小学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研究,小学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4-06-06 10:26:00 教育发展 0次 作者:尧晓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学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研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小学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研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教育均衡?

教育均衡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教育均衡发展现阶段主要是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经费、设备、师资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小学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研究,小学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研究报告

1、区域间均衡,包括省域、市域、县域之间教育均衡发展。

2、城乡间均衡。城镇和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3、校际间均衡。同一个区域内各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即教育均衡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明确其中所包含的基本理论问题。

从宏观层面说,教育均衡指教育均衡发展;从微观方面说,教育均衡指课程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在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国家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法规、政策,都要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思想,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基础教育资源,必须均衡配置;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在具体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中,要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均衡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什么是平衡教育资源?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明确其中所包含的基本理论问题,从宏观层面说,教育均衡指教育均衡发展,从微观方面说教育均衡指课程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制度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

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的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到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

均衡教育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教育事业规律,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从而真正地实现教育事业均衡、持续、健康发展?

管理哲学学者、均衡管理创始人蒋泓峰对此有些论述。2012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对在新形势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均衡教育的八项指标?

(一)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

(二)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

(三)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0.9人以上。

(四)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

(五)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

1、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智力、身心、社会与文化能力为目标,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

2、适应性: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实施适应性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

3、多元化:实施多元化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4、关爱: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5、创新:积极推动教育创新,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学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研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学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研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